招生宣传

当前位置:首页>>招生宣传

2021年招生专业解读:公共管理类(包含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两个专业)

发布时间:2021-06-16   浏览次数:0

德赢vwinac米兰合作伙伴是河北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建的省属重点大学,河北省“双一流”建设一层次高校。学校起源于1902年创建于北京的顺天府学堂和1906年创建于天津的北洋女师范学堂,具有119年的发展历史和光荣的办学传统。

德赢vwinac米兰合作伙伴是德赢vwinac米兰合作伙伴现设25个专业学院之一,现有法学、政治学与行政学、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公共事业管理等5个本科专业,法学、政治学、公共管理3个硕士一级学科授权点,公共管理硕士(MPA)和法律硕士2个专业学位授权点。学院有教职工80人,其中专任教师68人,教授16人,副教授23人,具有博士学位42人。教师中有河北省教学名师2名,“河北省中青年法学家”3名,2名教师入选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工程,6名教授入选“双千计划”到政法部门挂职。

学院拥有一批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平台,包括河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德赢vwinac米兰合作伙伴公共政策评估中心)、校级重点学科(民生与公共政策),河北省本科教育创新高地(管理学)、法学研究所、东亚法制研究中心等,并与其他学院共同建设河北省软科学研究基地(现代服务与公共政策)。河北省法学会宪法学研究会、河北省法学会习近平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研究中心挂靠在德赢官网。此外,学院与省高级人民法院、省人民检察院、省人社厅、省民政厅、省发展改革委等公共部门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在石家庄市行政服务中心、裕华区人民法院等单位建有实习实践基地。这些平台有力地支撑着学院的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等各方面工作。

学院发挥多学科交叉融合优势,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开展应用型人才培养、高水平应用对策研究和新型智库建设凝聚了力量,创造了条件。学院坚持OBE教育理念,立德树人,以学生为中心,以课堂教学为基础,积极探索实践教学,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塑造学生的公共精神,提升专业素养,提高实践能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学院将不断锐意改革,开拓进取,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2021年学校继续推进“大类招生、大类培养”改革。德赢vwinac米兰合作伙伴招生专业(类)为法学类(包含法学、政治学与行政学两个专业)和公共管理类(包含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两个专业),专业(类)设置、招生计划和选考科目要求最终以学校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部门公布的“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计划”为准。

德赢vwinac米兰合作伙伴大家庭期待你的加入,将为你提供创造辉煌未来的支点。


公共管理类(包含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两个专业)

2021年实行“3+1+2”模式招生改革省份[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的选考科目要求。公共管理类,首选科目要求为物理或历史均可,再选科目要求为不提科目要求。

行政管理专业

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始于1992年设立的民族经济与行政管理专科。2005年设立行政管理本科专业,2020年获批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面向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培养具有良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现代公共精神的复合型高素质专门人才;掌握行政管理学、管理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等相关领域的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掌握行政管理基本理论、知识、方法和技术;了解行政管理学科发展动态及理论前沿,知识面广、视野开阔;培养逻辑思维能力、领导决策能力、组织协调能力、沟通交流能力、语言表达与写作能力;掌握社会调查分析、现代信息技术和管理操作技术等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熟悉我国有关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和制度,能够胜任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非政府组织管理工作以及科研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二、毕业要求

1.政治素质:具备坚定的政治信念和强烈的公共精神,拥有较高的道德修养、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

2.管理基础知识:掌握中西方管理思想发展和现代管理科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备管理人员基本素质和基本能力,能够将一般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应用于公共管理事务中;

3.行政管理知识:系统掌握现代行政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与发展动态。

4.分析问题能力:熟悉我国有关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和制度,能够运用行政管理基本理论,分析相关实践领域问题,具备公共政策基本分析能力,并能找到可操作性解决问题的方法;

5.研究能力:在扎实专业基础上,能够运用科学的社会调查和研究方法对行政管理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研究,包括文献分析、社会调查、数据整理、得出有效结论、提出对策等。

6.行政管理综合素质:掌握规范的社会调查和行政公文写作方法,具有较强的文字表达、信息处理、组织协调、人际沟通等实际工作能力。

7.信息处理与数理分析能力:掌握统计学与应用统计基本理论和方法,熟练操作办公软件和数据处理软件,具有较强的信息处理和数据分析能力,能够有效应用于社会调查、科学研究及行政管理工作实践;

8.管理沟通能力:具备领导决策、组织策划、协调与沟通能力、应急管理能力;能够与团队成员协调配合,合理分工并高效完成任务;

9.职业规范:具备公共精神和法治意识,能够适应时代需求,在从事管理或服务工作中遵守职业道德和法律规范。

三、专业主干课程

公共管理概论、公共行政学、管理学原理、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宪法与行政法、公共政策学、政治学概论、公共经济学、社会学概论、管理定量分析、组织行为学、西方经济学、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公共关系学、公共伦理学、电子政务、非营利组织管理、公共危机管理、领导科学与艺术、国家公务员制度、应用统计学、社会调查与方法等。

四、学制与学位

全日制本科学制四年,实行弹性修业年限,允许学生在三至六年内完成学业。毕业学分第一课堂不低于166学分,第二课堂不低于4学分。对符合学位授予条件者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

2004年我校获准设置劳动与社会保障本科专业,并于2005年9月开始招生,2019年获批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一、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通晓中外劳动与社会保障理论与实务,专业基础扎实,业务知识面宽,能从事劳动就业、人力资源管理、社会保障与商业性保险运作与管理,具备在实务工作中的组织协调能力、调查分析能力和管理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二、毕业要求

1.职业规范和素养: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养,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分析方法;具有公共意识、公共精神、公共责任以及人文关怀。

2.基础知识:掌握经济学、管理学、法学和社会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研究方法;在劳动和社会保障的相关领域有较宽的知识面;了解本学科及相关学科发展动态;能够获取知识、更新知识和应用知识。

3.劳动就业知识:掌握劳动就业领域的法律、法规、制度、方针与政策;掌握人员招聘、人力资源测评方面的知识。

4.社会保障知识:掌握社会保障领域的法律、法规、制度、方针与政策;通晓中外社会保障理论与政策。

5.信息计划与数理分析能力: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及办公管理能力,能够熟练操作办公软件和数据处理软件;掌握统计学知识,具有较强的信息处理、系统分析、统计分析、调查分析能力。

6.管理沟通能力:具有良好的语言文表达能力、社交能力;掌握一门外语,具有一定听、说、读、写能力,能够利用外语进行交流;具备领导、协调、组织和决策的基本能力。

7.研究分析能力:具有较强的理论研究能力;能够利用所学理论和方法分析具体劳动保障问题;具备在有关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从事研究和教学的基本能力。

8.业务操作能力:具备从事社会保障具体业务和管理工作的基本能力,熟悉操作流程、业务规范以及信息平台建设,具备在实务工作中的组织协调能力和调查分析能力。

三、专业主干课程

社会学概论、公共行政学、西方经济学、组织行为学、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公共政策学、应用统计学、社会保障概论、劳动经济学、社会调查与方法、社会保险学、社会保障制度国际比较、劳动与社会保障法、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社会福利与社会救助、中国社会保障制度与政策、福利经济学等。

四、学制与学位

全日制本科学制四年,实行弹性修业年限,允许学生在三至六年内完成学业。毕业学分第一课堂不低于166学分,第二课堂不低于4学分。对符合学位授予条件者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