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障

当前位置:首页>>研究生教育>>研究生专业>>公共管理学>>社会保障

社会保障

社会保障是综合运用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管理学等理论和方法研究社会保障实践活动及其发展规律的新兴交叉应用学科。通过对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等社会保险的研究,构建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失有所补、伤有所偿、育有所助的保障机制,通过研究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等问题和相关制度安排,为特定群体如低收入家庭、贫困家庭、特殊群体等提供最基本的收入支持和生活帮助。

 2011年我校获得公共管理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并在其下设置社会保障(代码120404)二级学科,2012年开始招收和培养该专业研究生,目前拥有硕士研究生导师6名。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具备扎实的社会学、管理学、经济学理论功底,掌握现代管理技术与方法,能够在政府、高等学校、研究院所、大中型企事业单位、各级工会组织、社区等部门,从事社会保障、劳动就业、人力资源管理、保险、民政等方面的研究和管理工作,德、智、体全面发展,并富有创新精神的复合型、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该专业以河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德赢vwinac米兰合作伙伴公共政策评估中心”、校级重点学科“民生与公共政策”等平台为依托,围绕养老服务、就业、扶贫等重大民生问题展开研究并逐渐形成特色,开设以下三个研究方向:

 1.社会保障理论与政策: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从多学科交叉角度,对社会保障的具体理论和相关政策问题展开研究,突出学科的综合性和开放性。

 2.劳动与就业保障:采用实证分析工具,围绕就业、失业保险、就业保障等具体问题展开研究,重点关注弱势群体的就业保障问题。

 3.人口老龄化与社会化养老:以人口老龄化的现实状况为基础,研究当前我国的养老保险和养老服务问题,探索社会化养老的途径和方法。

 学制和学习年限:学制为三年,学习年限为2至4年,符合学校有关规定者,可申请提前毕业或延期毕业手续。颁发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符合条件者授予管理学硕士学位。

 主要课程:公共管理学、公共政策分析、公共经济学、社会研究方法、社会保障理论与实践、劳动经济理论与政策、社会福利与社会救助、人口老龄化问题研究、劳动保障法规与促进就业政策专题、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前沿问题、老年社会工作等。

 培养方式:采用在校集中学习的方式;实行导师负责制和导师组集体培养方式;因材施教,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学习积极性,严格进行考核,确保培养质量,坚持课程学习、科学研究、学位论文撰写三者并重的原则,使学生深入掌握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与技能,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咨询方式:0311-80787116;QQ:2245771630